毕业季

最近开始给论文画图,装置图用AI线描,像简笔画,数据图还是用Python从头画起,不用考虑斟词酌句省下不少脑细胞,进一步说像是手工活。L在折腾一个电控Mount,驱动有C++提供的接口,但他想用Python去控制以方便自己的实验,在GitHub上找到一个项目可是却有一堆问题,费了两三天终于搞定,Mount如预期动了之后,他叫我去看。当然,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往下,几乎都是每个人做一个方向的实验,解决问题的时候自然想找个人描述一下,像是冒险归来。

晚上下楼去一楼自动售货机处买喝的,正逢下雨,由于大厅中庭直通楼顶,玻璃屋顶与地面形成了声腔,雨声气势惊人。到门外看却不过是绵绵细雨。高温后的小雨更易觉得闷热。
若是有风的时候却又是绝好的时辰,做什么都适合。和H去游泳,遇上I,H问他是否在准备六月的答辩,I说是的,大概八月就回德国。准备博后还是?不了,准备找工作。我们觉得惊讶。I是组里唯二的德国学生,中文很好,在组里做里德堡原子,刚来的时候实验室完全是空的,台子从头搭起。在学院的足球场还没有被围墙分割的时候他们倒是经常踢球,H想趁毕业空隙里去看世界杯,我们揶揄,还想不想毕业呢。告别I,骑车滑出去,就进入风里,手机里在放着Tender。穿过身体的,有些事是真的,有些却并不是。
我想起初中的一个地理老师,做过一年班主任,其实那时他才大学刚毕业,住学校里的一个单间。我们去他房间看过,有一台电脑,还有一堆新买的书,记得有高等数学,说是在准备考研。不太理解,那时候,但后来调走到高中部去了,听说还不错。他比较喜欢跑步,也和我们打过羽毛球,甚至我第一次跑五千米也是因为迟到被他所罚,跑了整整一个早读,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可以跑这么久的。现在想想,那是比我还年轻的年轻人呀。

高中倒是也有一个研究生刚毕业的年轻人,教我们数学,认真,数学组的同学大概深有感触。后来生女儿给取名叫柯西,哈哈,都要会心一笑了。还是比较喜欢年轻人。

我想这大概和自由有关。17年觉得压抑至极,不过是觉得自己被困了,想要避免愚蠢得需要勇气。不巧年轻人才有勇气。当然了,现在感受到自由是比以前更明确的,没那么犹豫了。

年初上海还下过鹅毛大雪,之后去南京出差,见赵君,夜里在紫金山里边走边聊了一圈,路边的积雪还有一尺深,路过去流徽榭的路口,想想漆黑一片也不便进去了。后来谈到紫霞湖,我从来没有去过竟不知道在哪。赵君倒是还住学校边,六点能下班。六点的时候就是天还没有暗,灯光开始起来了,雪后容易有一丝新年的意味。
H家在武汉,武汉我仅去过一次,印象中东湖很大,像是超出一个城市的承受能力。我们仍在写文章之余笑称H可以考虑回东湖养鱼。H笑笑也并不反驳。我们都准备在下半年答辩,但没有哪一个敢确定是否顺利。尽管还会有不少抱怨,其实大家都明白,我们做了一件事,这件事只和自己有关,不足为道。学院里的年轻人呀,总归赴红尘。

修道为了什么呢,大概什么也不为吧。
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