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来惭愧,断断续续在南山的半年里,我并没有登上过南山的任何一座山顶。八月份还是草长莺飞的时候,几位同学提着一个西瓜花了几个小时爬到山顶,说在山坡上看到过一个类似于小火箭的遗骸,烧成了黑色。站在山顶能看到多远?这当然是可以算出来的。但是有好几次飞机要降落乌市的时候,看下去天山山脉突兀出来,云层极低,以至对这些蔓延的山体有一种错觉,像是被水淹没的小土堆。
年末最后一天决定再爬一次山。不过晚上有实验任务,留给的时间并不多。我们花了一个半小时走到山脚,遇到一群出来玩雪的人,带着单板雪地摩托车还有无人机,这一块的山坡当然是非常适合滑雪的。可是对于我们爬山而言,积雪三四十厘米并不是一个好事情,雪很容易灌到鞋里,融化后又冻成冰,最后会在鞋口结成一圈冰块。在翻过一个山坡,抵达松林边上时,两位同伴决定不再前进。我呢,我知道可能不会再有下一次机会来爬这座山了,特别是积雪的时候,尽管十月份就已经开始积雪。我看了下时间,决定再往上爬一个小时,便把包扔给他们,只带了一个相机。几乎在踏入松林的第一步,便感到这个决定可能有一些贸然:这里的积雪明显更深,而且除了动物脚印,没有人来过。不过松林呀,因触动会飘落一些雪花。当开始有坡度的时候,积雪已经齐腰,并非没有好处,你不用再担心选择哪一条路,因为积雪抹平了所有地形,只需要站稳往上一步一步爬。
是真的爬,偶尔跪倒在雪里。也会担忧会不会有又一个坑陷在里面就出不来了。还好,走出松林到达半山腰的时候,积雪反而浅了一些,大概会被风刮走。大口呼吸了几分钟,把鞋里的冰块清理了一下,太阳正要下山去。没有阳光之后,立刻能感到温度骤降,扔在雪地上的手套已经冻住定形。之所以一直想爬出松林,是因为到这个位置没有了遮挡才能望远。实际上此地视野已经非常不错,虽然肯定不及山顶,但已经能够清楚看到整个山脉一侧往下延伸下去,没入云里。一百多公里外的博格达峰则突出来,那边的山要比这里高。
时间已到,不敢多待,急速下山。想滑省点力,也几乎不可能,坐下去就陷雪里了。也许因为鞋里结冰的缘故,途中大腿开始僵硬乏力,并没有沿原路返回而直下到了山谷。不得不开始谨慎,如果体力不支当然后果不堪设想。当然我也清楚这并不是极限,只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你难免会有这样的想法。回头看下来的路,融雪而来的流水声,天变的幽蓝以及因夕阳照射云层透出的淡红色,所有的这一切自然而冷漠但又确实绝美。
当最终回到大路上,在遇上玩雪的那一群人的地方他们遗留下了两堆火,赶紧停下来暖一下脚。回到路上,头上猎户座已经清晰可见,心里明白:这一切已经结束了。